****

大家好呀!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不少财务小伙伴"头秃"的话题——循环贷的会计处理。别急着关页面!虽然这词听起来像银行和会计的"加密通话",但其实它就像你家的"信用卡分期PLUS版",只不过企业用起来更嗨皮~

一、循环贷是啥?先来个"灵魂比喻"

想象你有个土豪朋友,跟你说:"缺钱随时找我,额度100万,随借随还,利息按天算!"——这就是循环贷的精髓:银行给你个"资金池",像拧水龙头一样,用了算利息,还了额度又回来。

举个栗子🌰:

> 小王的煎饼摊旺季要囤鸡蛋,向银行申请了100万循环贷。1月借30万买鸡蛋,3月还了;5月又借50万换设备…一年下来,"反复横跳"用了5次,但银行只按实际借款天数收利息。

(是不是突然觉得手里的煎饼更香了?)

二、会计处理三步走:别让分录逼疯你!

第1步:拿到额度时——淡定如老僧

银行批了100万额度?别激动!这时候一分钱分录都不用做(对,就像你双十一的购物车额度,没付款就不算负债)。

第2步:实际提款时——秒变"记账侠"

终于借钱了?立刻掏出小本本:

```

借:银行存款 30万

循环贷会计处理全攻略让财务小白的你秒变账房大神!

贷:短期借款-循环贷 30万

(没错,和普通贷款一样耿直!)

但注意⚠️:如果银行收了承诺费(就是"占着额度不借钱也要交的保护费"),得按月摊销进财务费用,比如年费1.2万:

每月分录:

借:财务费用-承诺费 0.1万

贷:银行存款/其他应付款 0.1万

第3步:还钱时——快乐到飞起

还掉30万?反向操作就行!但利息处理有讲究:

- 简单粗暴法(适合懒人):直接全塞进"财务费用-利息支出"。

- 高端操作法(适合强迫症):按资金用途分摊!比如20万买鸡蛋、10万发工资,利息就拆成"营业成本"和"管理费用"。

三、实战大坑预警!会计人的血泪史💔

坑1:"短债长投"作大死

把循环贷(短期)拿去盖厂房(长期)?等着审计老师拎着40米大刀找你吧!正确姿势是:要么老老实实借长期贷款,要么在财报里疯狂标注"流动性风险"。

坑2:利息资本化の诱惑

修厂房期间借了循环贷?小心别把利息全资本化!只有专门借款才能享受这待遇,循环贷这种"海王型借款"通常没资格(除非你能证明借钱时高喊过:"这钱就是用来建厂的!")。

循环贷会计处理全攻略让财务小白的你秒变账房大神!

坑3:财报附注里藏玄机

资产负债表里循环贷和普通借款长得一样?别忘了在附注里加戏:"本公司有100万循环额度哦~已用30万哦~利率是LPR+1%哦~",不然投资人会以为你在玩"财务隐身术"。

四、进阶技巧:让税务局都为你点赞👍

技巧1:利息扣除凭证要齐全

银行流水、合同、计息单一个不能少!曾经有公司因为拿不出提款记录,被税务局当成"凭空造利息",补税+罚款惨兮兮…

技巧2:"还旧借新"别踩雷

今天还100万明天又借100万?小心被认定成"长期借款变形计",丧失短期借款的流动性优势!(对策:间隔几天再借,或者换家银行)

五、终极灵魂拷问:"这玩意儿有啥好?"

1. 灵活度MAX:像用花呗一样用银行的钱,还不影响征信(只要按时还)。

2. 成本可控:比信用贷利率低,比发债手续简单。某上市公司靠循环贷省下百万财务费用,财报瞬间靓仔~

不过嘛…千万别学某老板把循环贷当自家ATM机,最后资金链断得比煎饼果子里的薄脆还脆🙃。

结语+互动彩蛋🎉

现在轮到你了!你们公司用循环贷吗?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奇葩操作?欢迎在评论区吐槽~(小声说:遇到过银行半夜偷偷调额度的…)

最后送大家一句会计界名言:"借贷平衡不失眠,现金流足赛神仙!" 💰

TAG:循环贷会计处理,循环贷举例,循环性贷款,循环贷款余额是指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