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头段(吊胃口)

“先生,您这笔循环贷快到期了,要不要办个展期?利率不变哦!”——听到客户经理这句“天使低语”,先别急着签字!你以为的“续命丹”,搞不好是银行的“甜蜜陷阱”。今天咱们就用火锅店老板老王的故事,扒一扒循环贷展期那些藏在合同小字里的猫腻。(友情提示:文末有防坑三件套)

一、循环贷展期=给债务打玻尿酸?

(用美容比喻金融术语)

想象一下:老王火锅店借了100万循环贷,本来该还钱了,但生意刚回暖。银行说:“亲,展期就是给贷款‘拉皮’——到期日延后,不用还本金!”听起来像打了债务玻尿酸?但真相是:

- 表面美容:每月压力小了(暂时不用还本金)

- 深层代价

- 利息照算:就像玻尿酸会吸收,展期期间利息一分不少(例:原利率5%,展期1年=多付5万利息)

循环贷展期是救命稻草还是财务陷阱?3分钟看懂银行不会告诉你的秘密!

- 征信记录留疤:征信报告会标注“展期”,下次贷款可能被当成“整容过度”风险客户

> 专业视角:根据《商业银行贷款通则》,展期属于“贷款重组”,虽不影响当前信用评分,但会触发风控模型预警(比如某城商行对展期客户利率上浮15%)。

二、什么时候该做展期?看老王翻车现场

(用剧情反转讲专业知识)

场景1:短期周转(√明智选择)

老王分店装修差50万尾款,2个月后回款就能还上。这时办展期成本=2个月利息约4166元(按5%算),比借过桥贷款便宜多了。

场景2:以贷养贷(×作死行为)

老王用A银行循环贷还B银行的信用卡,展期后债务雪球从100万滚到120万。等于是给火锅里加地沟油——迟早拉肚子!

> 数据说话:央行2022年报显示,小微企业经营贷展期中,38%最终转化为不良贷款,主因就是债务结构恶化。

三、银行不会说的3个潜规则(配表情包)

1. “利率不变”可能是文字游戏 🤡

案例:某股份制银行合同写“执行原利率”,但悄悄加了0.5%账户管理费。等老王发现,已多付2万“学费”。

循环贷展期是救命稻草还是财务陷阱?3分钟看懂银行不会告诉你的秘密!

2. 展期次数=慢性毒药 ☠️

监管规定循环贷最多展期1次(原期限≤1年)或2次(>1年)。但有些银行玩“续签新合同”把戏,实际上让债务永续化。

3. 提前还款违约金翻倍 💸

原合同违约金1%,展期后可能涨到3%。就像外卖会员突然改规则——你以为省钱了?其实被大数据杀熟!

四、防坑指南三件套(加粗重点)

1. 算清资金时间价值:用IRR公式对比展期vs过桥贷成本(例:展期多付5万利息 vs 过桥贷手续费8万,选前者)

2. 盯住合同三条款:利率浮动机制、提前还款条件、违约触发情形(建议用手机扫描合同OCR检测关键词)

3. 留好后路再签字:要求银行书面承诺“不影响后续授信”,或者同步申请其他低息贷款对冲风险

结尾段(神转折+行动号召)

最后揭秘一个冷知识:银行客户经理推荐展期的KPI奖金,比放新贷款高20%…所以下次听到“为您着想”时,不妨反问:“如果我明天就还清,你们行能给我发锦旗不?” (评论区留言

你的负债故事,点赞最高的送《小微企业避坑手册》电子版!)

TAG:循环贷做了展期,循环贷还进去什么时候再去出来,循环贷到期还能再申请吗,循环贷款能否展期,循环贷到期先还一部分进去再借再还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