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数字化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,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资金获取渠道,其中隐藏的一种“循环借”网贷模式,却犹如一颗隐藏在金融花园中的毒瘤,悄然侵蚀着许多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生活安宁。
所谓“循环借”网贷,是指借款人在偿还了一笔网贷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后,因各种原因,如资金周转困难、消费欲望驱使等,再次从同一或不同网贷平台借款,如此反复,形成一个看似可以不断获取资金的“循环”,这种模式看似解决了短期资金需求,实则暗藏诸多风险与危机。
从表面上看,“循环借”网贷似乎给借款人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,一些年轻人,在面对时尚消费品的诱惑时,可能会因为手头资金不足而选择通过网贷购买,当他们偿还了第一期贷款后,又为了维持已经习惯的高消费生活方式,再次陷入借款循环,比如小李,原本只是为了购买一部新款手机而在某网贷平台借款 3000 元,分 6 期还款,在还了几期后,他又因朋友聚会、旅游等开销,再次从其他网贷平台借款,每次借款的金额可能不大,但积少成多,利息也在不断累积。
“循环借”网贷的一个重大隐患在于高额利息,网贷平台的利息计算方式往往较为复杂,除了明面上的年利率外,还可能存在各种手续费、管理费、逾期费等隐形费用,这些费用在单次借款时可能并不起眼,但随着循环借款次数的增加,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以常见的某类网贷平台为例,其名义年利率可能在 18%左右,但加上各种费用后,实际年化利率可能高达 30%甚至更高,如果借款人长期处于循环借款状态,最终需要偿还的金额可能会远远超出最初的借款本金,陷入债务泥潭难以自拔。
频繁的“循环借”还会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,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,每一次网贷借款记录都会被记录下来,多次借款且负债较高的情况下,借款人的信用评分会逐渐降低,这不仅会影响到未来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办理贷款、信用卡等业务,甚至在求职、租房等一些生活场景中也可能受到牵连,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对员工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,信用不良的求职者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工作机会;房东在出租房屋时,也可能会拒绝信用记录不佳的租客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“循环借”网贷容易引发借款人的心理问题,长期处于债务压力下,借款人会产生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:越是焦虑,越无法安心工作赚钱,就越依赖网贷来缓解资金压力,而不断借新还旧又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,有些借款人甚至会选择逃避现实,切断与家人、朋友的联系,独自承受巨大的债务和心理压力,导致人际关系破裂,社会支持系统瓦解。
如何避免陷入“循环借”网贷的陷阱呢?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,理性评估自己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实力,避免盲目跟风消费和过度消费,在购买高价值商品或进行非必要消费时,要谨慎考虑是否真的需要通过借贷来实现,加强金融知识学习,了解不同金融产品的特点和风险,尤其是网贷产品的利率计算、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,在遇到资金困难时,不要轻易被网贷平台的虚假宣传所迷惑,要通过正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,如向银行咨询贷款、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等,要保持良好的财务规划习惯,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,合理安排收支,预留一定的应急资金,以应对突发情况,减少对网贷的依赖。
“循环借”网贷看似是一种便捷的融资方式,实则充满了风险与陷阱,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警惕,深刻认识到其危害,坚守理性消费和科学理财的底线,避免陷入这一金融困境,从而保障个人的财务安全和生活质量,在健康、稳定的金融环境中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,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,远离“循环借”网贷带来的噩梦,让金融真正成为推动生活进步的力量而非沉重的枷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