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数字化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,各类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资金获取渠道,近期一种以“及贷”为典型代表的循环小贷现象逐渐浮出水面,引发诸多关注与隐忧,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并保持高度警惕。

及贷这类平台的运作模式看似简单高效,借款人只需通过手机应用程序,进行身份验证、信用评估等简单流程后,便能快速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,这一过程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繁琐的手续和较长的审批周期,对于一些急需资金周转的个人或小微企业主来说,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,比如一位个体工商户,在面临短期进货资金短缺时,通过及贷迅速获得一笔款项,解决了燃眉之急,保证了生意的正常运转。
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,当借款人按照约定还款期限还款后,平台往往会根据其还款记录和所谓的“信用评估”,再次为其提供借款额度,鼓励借款人继续借贷,一些借款人在这种看似轻松可得的资金诱惑下,逐渐陷入循环借贷的怪圈,他们或许最初只是为了满足一次性的资金需求,但在多次借贷过程中,利息不断累积,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。

警惕!及贷深陷循环小贷陷阱,莫让金融便利成负担,及贷循环额度

从利率角度来看,及贷等循环小贷平台虽然宣称利率合理合规,但实际计算下来往往并非如此,它们可能会采用一些复杂的计息方式,如按日计息、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手续费、提前还款费用等,使得借款人最终付出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预期,以某位年轻消费者为例,其最初借款 10000 元,期限为 3 个月,看似每月只需偿还本金和少量利息,但由于各种附加费用的存在,到期时实际支付的金额接近 12000 元,年化利率远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数倍之多。

这种循环小贷模式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,对于个人而言,过度负债会导致财务压力剧增,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,许多借款人为了偿还债务,不得不节衣缩食,减少必要的消费支出,甚至影响到子女的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投入,更为严重的是,一旦借款人资金链断裂,无法按时足额还款,还可能面临平台的催收骚扰、个人信用受损等问题,进而影响其未来的金融活动和职业发展。

从社会层面来看,大量人群陷入循环小贷困境,容易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,过高的债务负担可能导致部分借款人心理失衡,产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,增加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率;如果借款人群体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集中违约,可能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,影响相关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,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
为何会出现这种循环小贷的现象呢?平台逐利的本质是关键因素,在资本的驱动下,这些平台追求利润最大化,通过不断吸引借款人借贷、收取高额利息和费用来获取巨额收益,部分借款人金融知识匮乏、消费观念不理性以及缺乏有效的债务管理能力也是重要原因,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资金便利,而忽视了背后的潜在风险和高额成本。

警惕!及贷深陷循环小贷陷阱,莫让金融便利成负担,及贷循环额度

为了打破及贷等循环小贷的困境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,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规范平台的运营行为,严格限制不合理的利率和收费项目,从源头上遏制循环小贷乱象的滋生,金融机构自身也应加强自律,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,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,而对于广大借款人来说,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,增强金融素养,学会合理规划个人财务,避免盲目借贷陷入债务陷阱。

及贷出现的循环小贷现象犹如一颗隐藏在金融便利背后的“毒瘤”,我们必须认清其危害,通过各方协同治理,让金融借贷回归服务实体经济、促进民生改善的本源,避免其成为压在人们身上的沉重负担,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幸福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