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2009年
  2. 2010年
  3. 2011年
  4. 2012年
  5. 2013年
  6. 2014年
  7. 2015年
  8. 2016年
  9. 2017年
  10. 2018年

年初: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,房贷利率在7.74%与5.94%间大幅波动。

年中: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,如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短期贷款六个月以内(含六个月)的年利率为6.21%,六个月至一年(含一年)的年利率为7.20%;中长期贷款一年至三年(含三年)的年利率为7.29%,三至五年(含五年)的年利率为7.56%,五年以上的年利率为7.74%。

年末:12月23日公布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显示,短期贷款六个月以内(含六个月)的年利率为4.86%,六个月至一年(含一年)的年利率为5.31%;中长期贷款一年至三年(含三年)的年利率为5.40%,三至五年(含五年)的年利率为5.76%,五年以上的年利率为5.94%。

2009年

-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,央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,以刺激经济增长,经过一系列调整,到年底,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降至2.25%。

2008年

2010年

- 整体利率相对较高,约为6.14%-6.4%。

2011年

- 利率进一步上升,达到6.60%-7.05%。

2012年

-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,央行开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浮动。

2013年

-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,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进一步扩大,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逐渐增强。

2014年

- 央行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贷款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,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、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引导市场利率。

2015年

- 10月24日,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,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促进经济稳定增长。

2008年

2016年

- 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,贷款利率总体保持稳定。

2017年

-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,贷款利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,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。

2018年

-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为: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是4.35%,一至五年的中期贷款利率是4.75%,五年以上长期贷款利率是4.90%,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,五年以下的利率是2.75%,五年以上则是3.25%。

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,中国的贷款利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,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。